現代環境雕塑與建筑空間的關系
由于所處的建筑內部空間或室外廣場空間、街道空間的多樣性,現代環境雕塑與它所處的建筑空間的關系也是多樣的。為了與周圍的建筑空間取得積極而主動的聯系,成為有機的整體,它起著引伸空間,劃分空間和調節空間的作用。
1.引伸空間
環境雕塑具有立體空間結構、平面空間結構、線型空間結構雕塑的特征,他們都具有方向性,而以后者最為強烈,當人們在注視環境雕塑時,人的視線會隨著雕塑的動勢、形態而移動,人們的心理會因為環境雕塑傳遞的表情而產生聯想。巴塞羅那展覽館國館的雕塑的姿態就起著引伸空間,引導人流行進的方向的作用。無盡柱是為了紀念1916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紀烏河沿岸戰斗中犧牲的羅馬尼亞戰士而做的,又名為無限的謝意。塑像線型的雕塑把人們的視線、人們的哀思引向那無盡的蒼穹。
2.劃分空間
存在于建筑室內或室外空間的環境雕塑事實上已經起到了把建筑空間劃分為兩個區域,參與建筑功能的組織;同時,它對現代建筑鋼和水泥的灰暗色材料所形成的單調、冷漠和空曠的空間的劃分可以增加在視覺上的層次感或深遠感,亦或產生某種神秘感和戲劇性效果。
3.調節空間與調節建筑構圖
人總是習慣于用自身去衡量一切事物。結果,事物的尺度被賦予一種情感意義。適宜于人活動的尺度被看作是近人的尺度,不適宜于人活動的尺度被認為是不近人的或非人的尺度?,F代大型建筑所形成的空間是按照其使用功能來設計的,而這些大型建筑的尺度對于人們平?;顒拥男睦韥碚f是不合適的,又如,大型廠房,交通港,高架橋,停車場等,它們的尺度不是近人的尺度,而是機器和車輛的尺度。因此,在這樣的建筑環境中設置一些與人尺度相近的環境雕塑則能夠調節空間,使建筑環境的尺度更具有親和力,使環境增加親切感而更富于人性。畢加索在美國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廈廣場的雕塑《女人與獵犬》采用了鋼板作為雕塑材料,造型簡練明確,兩排鋼索與曲線型的鋼板構造成的透空感,更豐富了作品的空間關系。更重要的是在廣場空間中,人與周圍32層高的大廈形成的高差太懸殊,而雕塑起到調節空間的作用,調整了人與建筑的關系,在堅硬的、冷漠的現代建筑群中它是有生命的,它能夠與人們在感情上溝通,給人一種親近感。
現代環境雕塑與建筑呈現一種圖底關系,這種關系不同于舞臺布景式的關系,它不止于保證雕塑在某個主要觀賞角度和觀賞距離內具有最佳視像,而是更加關心使用者經?;顒拥穆肪€和范圍內,具有良好視線和視距的連續性和多樣性。對于人的視覺來說,任何對象的呈現,都需要有適當的背景,并受這個背景的影響和制約,同一視覺對象在不同背景上會呈現截然不同的式樣。
(1) 背景對雕塑的襯托
事物相互區別并為人們識別和把握的依據,當兩個相異的東西并置時,他們各自的特點會更加突出和純化。為了使雕塑更容易被看清和識別,可以利用建筑與雕塑在質感、色彩、明暗、方向以及形象的繁簡等方面的差異性來襯托雕塑,這樣,建筑與雕塑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整個環境也會生動活潑熱烈起來。亨利?摩爾為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設計雕塑時,教科文組織起初要求摩爾使用青銅材料,但摩爾意識到“青銅在戶外是深色的,而雕塑的背景幾乎都是玻璃,顏色也是深的,窗子和雕塑的調子太相同,人們就會看不清雕塑”,所以最后摩爾決定選用淺色的石頭——建筑師已經用于大樓頂部的材料,于是雕塑與建筑既有聯系又不為其所淹沒。
(2)建筑對雕塑的框景
筑環境中活動中時,經常透過門洞窗洞等缺孔看到雕塑,從而體驗到一種帶有邊框的雕塑圖像,門洞窗洞的內界為雕塑者界面提供了畫框,畫框里的雕塑可能是雕塑的整體,也可能是其局部,但無論如何要盡量造成良好的圖像效果。
(3)環境雕塑對建筑構圖的調節
尋求某種平衡是人們經驗事物時的一個普遍事實,每個心理活動領域都趨向于最平衡的組織狀態,雕塑常被用在建筑構圖中,取得質感、色彩、明暗、方向、剛柔及陰陽等各種力的平衡,這種力的平衡是人的感覺上的平衡,是對某種強大的作用力的削弱。華盛頓美術館東館入口處,摩爾的雕塑可以看成是建筑構圖中取得重力平衡的砝碼,同時雕塑的曲線對整個強烈的直線來說是個沖破和削弱,因而也取得了剛柔之平衡。轉章轉載請注明:曲陽中泰園林雕塑有限公司http://www.iklanbase.com/